close
幫以前同學讀論文的時候,看到了自己三年前的教學理念;「自然而然環境、適性和不挫人心的讚美」,是中心主旨。現在看來,卻十分困窘。這篇轉寄也是收到過的,卻沒有讀 pk2 的《靜夜偶思》後這般衝擊。自然而然環境的「環境」不是人皆可得,而是社經問題;適性要遇見知其性的教師,適任教師問題又回到了教育大環境;而不挫人心的讚美,雖然是立意在其努力上而非外貌,但是否也讓其以為努力到此為止即可?也從自信衍生驕慢之心?

說到華人社群的社交慣習,出於善意卻造成不快的,的確仍是悲劇。像仍是不解這文化裡見面總過份關注人穿衣多寡、吃飯與否,總要人多穿衣、總要人多進食,關心多了、禮數多了,仍會覺得非常怪。關心和禮數越了雷池、界線,就成了干涉與侵犯。說話不經思量,卻總說自己話盡是好意的,也是令人費解;好意聽在人耳裡,也能是不了解後妄下斷語,或不尊重其自辨自立能力。

pk2 說:「...稱讚對方容貌佳美往往是第一句話,這代表釋出某種程度善意(也有可能是社交辭令),同時亦透露出我們以貌取人的慣性思維,俗諺...流弊便是容易文勝過質,只敬羅衣不敬人。」這陋習仍是,即便西方沾過浸過;但將社交辭令內化的不在少數(e.g. 女性以貌佳美為目標),令人匪夷所思的羅衣,更包括社經頭銜與人脈受歡迎與否;彷彿皮囊妝點不夠,叮噹玲瓏披掛的冠飾更是幾兩重關鍵。安伯托‧艾可的《倒轉時鐘》感嘆死後其所有經驗從此消弭,有夠蹧蹋,是不是也眷戀世上的名利(手上剛好有折價券,買來讀讀)?

唉呀!不說了。只期待自己本身不以貌取人,不以人廢言;不以言舉人,也不以言入罪。期許、期許。

pk2 的《靜夜偶思》部份貼如下:

那位北歐教授對教育孩子著重在二個觀念:一是靠自己後天努力而來的肯定是最實在的,二是要培養孩子尊重且欣賞、肯定努力的人。必且避免讓小孩把先天條件當作可依賴的資本,甚至因而有驕慢之心。

在華人社群中,稱讚對方容貌佳美往往是第一句話,這代表釋出某種程度善意(也有可能是社交辭令),同時亦透露出我們以貌取人的慣性思維,俗諺有云:「佛要金裝,人要衣裝。」流弊便是容易文勝過質,只敬羅衣不敬人。這則文章提醒我們對於孩子的各種言詞、動作,其實影響深遠,孩子會觀察,以自己思維去理解、用自己語言去表達,因此,北歐教授會對這樣一句讚美產生如此強烈而嚴正的反應。

我同樣很欣賞那作客的朋友,正式的道歉,更能體會到:「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撫摸的羽毛。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,每次不當的誇獎都會留下劃痕。」能領悟到出於善意卻做出不好的事情,同樣是一悲劇,這一點,對於常講「禮多人不怪」和總把「關心」與「好意」掛在嘴上的人來說,是很難理解的。

全文請往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fjupk2/article.php?pbgid=6654&entryid=572494

轉寄文貼如下:

【轉寄】請為你/妳的誇獎道歉

她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,週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。進屋看到教授五歲的小女兒,滿頭金髮,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純藍的一潭湖水,簡直驚為天人。收下朋友帶去的中國禮物,小女孩奶聲奶氣的微笑道謝,朋友經不住誇獎說:「你長得這麼漂亮,真是可愛極了。」

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,但是女兒走了後,她的臉色嚴肅起來:「你傷害了我的女兒,你要向她道歉。」 

朋友大驚:「我一番好意誇獎她,傷害二字從何談起?」

教授搖搖頭:「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,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,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,與她個人基本沒有關係。但孩子還小,不會分辨,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是她的本領。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,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或是醜陋的孩子,這就給孩子造成了誤解。」

「其實,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,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」

所以,教授聳聳肩:「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。」?

後來呢?我不禁問朋友。

後來,我就很正式的向教授的女兒道歉了。同時表揚她的微笑和有禮貌。

朋友說:而且從那以後,每當我看到漂亮的孩子,我都會對自己說,忍住你對他們容貌的誇獎,從他們成長的角度來說,這種事要處之淡然。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撫摸的羽毛。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,每次不當的誇獎都會留下劃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rist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