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偷偷用沒洗的手搓了一顆,但因為壓根沒有負責到湯圓製作的部分,所以還是說冬至「吃」湯圓好了!根據維基說,中國北方吃餃子、四川喝羊肉湯、南方吃湯圓、江浙吃桂花酒釀湯圓、澳門放假、福州人吃糍(福州話音 sì ,念系;舀媽~歪嫩卸系?)、客家人吃鹹湯圓,台灣普遍應該算是沿襲到吃湯圓這掛?這次湯圓活動完,癱,沒怎消耗體力但很睏~應是飽暖思床褥吧?
這次鹹湯圓的內餡很白胡椒辣味,吃完想:「不知西方人會不就想像台灣鹹湯圓是 spicy rice (meat) balls?」而甜湯圓的芝麻和花生餡有鹹味,紅豆湯不甜膩清爽。湯圓皮做得挺好!幕後功臣是 Erin、Mark、Mark's Sis、Mark's Wife 吧?突然想起公館年輕人旁的酒釀湯圓,和必定排長龍的台一牛奶大王;當然,還有桂冠這便利好朋友。
樓下偷來窮留學生懶人食譜的客家鹹湯圓食譜,我們家的確是常吃紅白小湯圓和嫩葉萵苣(筒蒿?)在鹹油蔥湯裡,早晨吃、午餐吃、晚上也會吃。唉~怎麼又想著吃了!而常常到嬤嬤家才吃的糍,其實應該也就是紅白小湯圓包花生粉炸過吧(舀媽~系ㄋㄟˊ)!應該沒有網路上說得那麼神秘地複雜!
窮留學生懶人食譜的客家鹹湯圓食譜 材料:(4人份) 1. 燒一鍋水,趁燒水時將糯米粉和水以2.5比1揉成麵團。捏下約半個拳頭大的小麵團,水滾後入鍋煮1分鐘變成熟麵團(粿粹)。將熟麵團放回原來的大糯米粉麵團中混合搓揉至不黏手,將麵團捏成每個約3cm立方的小塊。 說明: |